,难怪能飞到天上,不是,方团长,你准备用它来造车,是不是太浪费了。”
对此,方文微笑回道:“事情紧急,再好的发动机,该用也得用。”
其实吗,这批从普惠公司那里买的r-1340发动机,除了给民用水上飞机用,剩下的都是闲置资源,如今抗战爆发,也用不到民用上,正好用来造军车,造坦克。
姜厂长反倒被方文的话语所感动,高声道:“大家都听到了吗?为了打日本人,方团长连这么宝贵的航空发动机都拿出来了,我们也要出把力。”
厂里的工人和技术员纷纷应和。
“对,我们也能帮忙。”“有什么要我们做的,尽管说。”
有了厂里的帮忙,造车的事情又快了些。
但具体该怎么造,还需要方文来进行设计。
用航空发动机造车,方文没做过,但用同款航空发动机,他制造了泰山松中型坦克。
以泰山松坦克的设计制造经验来说,将r-1340发动机用于军车,有一个难题。
那就是动力太强劲了,整车必须重,不然启动后,会应为动力过强导致很飘,从而可能出现翻车情况。
经过一番考虑,方文设计了一款军用装甲运输车。
这款军用装甲运输车,空车总重6吨,外壳用钢板焊接,地盘直接采用了加厚的车架。
而为了承载这么重的重量,轮胎变成了双排轮,一共8个。
这种奢侈的设计,消耗的材料很多,却没有人因此觉得浪费,反而大家感觉,这么简陋的配置,有些配不上航空发动机。
设计图做出来后,机械师和机械厂的人一起合作开始制造。
和当初造泰山松坦克一样的工序,先把底盘和轮子做出来,随后再此基础上安装航空发动机和配套传动装置。
这一工序做完,机械师们会进行试车,驾驶没有外壳光有底盘的裸车在厂内行驶。
确定了动力系统没问题后,就开始在加装外壳。
相对于泰山松中坦的精工细活,这次应为时间紧迫,并且缺乏材料,做的就很简陋。
钢板和钢条焊接在汽车底座框架上,将整个军车完全覆盖。
第一辆军车完工,只花了两天时间,随即,便开始测试。
这是一个重达6吨,450马力,外壳10毫米钢铁装甲的丑陋家伙。
虽然丑,但防弹能力很强,前后左右装甲均衡,可以抵御日军现有口径的步枪和机枪射击。
但缺陷也有。
问题1是橡胶轮胎不防弹,一旦被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