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伊尔德不要指望再获得援军。
电白旅主力驻于常德,青年团师第11旅驻于长沙,该师第12旅驻于衡州,警卫旗队师第2旅驻于桂林,3万明军和新附军驻扎在湘江左岸各州县,分别由广州战区和第1军军部指挥,建立对云贵吴藩正面。青年团师刚刚形成战斗力,驻扎期间继续训练加强战斗力。
安排好交通线,守序率第2、3两个师和近卫旅踏上北伐之路,经岳州向武昌、汉阳二府攻击。
临行前,守序嘱咐新近由钦州兵备道升为湖南巡抚的周瑾重修岳阳楼,这座著名的古迹前些年毁于大火,废弃至今,鞑靼人修不了,就由明军来修吧。
周瑾欣然领命,这是宣示正统很好的方式。
守序在城陵矶登上长江舰队旗舰君山号,1艘经过改良的加利奥特桨帆战舰,放在大海上不算什么,但在长江,却是一等的战舰。
造船既快又便宜,整个长江舰队的船身造价不过5万两,便宜到令人发指,用近1年时间配齐枪炮、水手,这支舰队能轻易掌握长江控制权。
洞庭湖和长江上偶有大风,舰队航行和停泊时必须留足空隙,避免发生连续船难。
沿途不断有敌军战船袭击,越靠近武昌,战斗越频繁。鞑靼人将木排编成水城,宽约60米,上建城楼,四周围以牛皮和泥土,四面列枪炮,周围以舢板数十艘护卫,鞑靼人脱去帽子,在水城城头向长江舰队示威。
水城看上去坚不可摧,是敌军水师士气的源头。长江舰队以舢板与敌缠斗,桨帆炮舰抵近射击,架在船头的18磅重炮和重臼炮很快就击垮水城,半座水城垮了,仍有鞑靼人在烟雾中开炮,直到全排火起,望楼倾倒。
连续4座水城被舰载18磅加农炮和臼炮轰成齑粉,舰队横扫长江,鞑靼战船或被焚、或降、或逃,抵抗越来越微弱。
岸上的抵抗可以忽略不计,两个师遇到敌军设防炮台或大营,只需派出步兵携带两门轻榴弹炮迂回敌后,绿营通常就会炸营,与水上的结果一样,或死、或降,或逃,各设防炮台、工事几乎形同虚设,敌军实在是太害怕被迂回了。
抵近武昌时,联军已消灭万余鞑靼兵。
鳌拜的主力不在武昌,他的兵集结在汉口镇,以汉江右岸、长江左岸的汉阳和长江右岸的武昌两座府城为盾牌,鳌拜大约是担心他如果把主力放在汉阳或者武昌有被长江舰队切断退路的可能。
左岸的帝国师以果断的机动迂回挺进汉阳城北,包围汉阳北郊,在汉江架起12磅炮,切断汉江航运,髑髅师在24磅攻城炮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