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半下午,派出去的人才有了一些回复。
粮店的细粮售卖良好,官方的粮店虽然没涨价,可每一家都是大排长龙。
“莫非有粮荒,否则百姓为何集中购入细粮?”陆帧脸色有些难看。
“怕是要储备过冬。”一人道。
“不应该啊,往年也不见这种情形,老百姓要购粮猫冬,至少也是十月底、十一月初。”
“我这有个消息,似乎是京中分润了不少细粮去房山煤镇。”
“怎么说?”
“听说房山煤镇的细粮售卖很火爆,矿工们喜欢吃细粮。”
“这是废话,谁不喜欢吃细粮,对比粗粮,还是细粮好。”
赵清虎揉了揉眉心,莫非是市场活动,导致粮价上涨?
供需关系出现了失衡,对细粮的需求提升了?
煤炭商会的工人,甚至是工匠院下面工坊的工人,的确赚不少。
用来养家糊口,绰绰有余。
而且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后,大家的消费观念自然会有所改变。
以往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可如今,都舍得了。
毕竟他们手中有工位,只要煤炭商会不倒闭,他们就能持续不断获取收入。
手中有了存银,每个月还有工资发放,生活稳定了下来,大家追求的自然会有所提升。
以往是一文钱恨不能掰开两半花,现在有些能舍得花钱了。
吃好喝好,这都是基础需求。
以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家都吃粗粮,也不会想着多吃细粮。
可如今不一样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至少要有一半的日子,是吃细粮的。
“那不能让这些家伙占了便宜,通知下去,粮店的粮价也上涨。”
议论出大概结果后,陆帧立马不干了。
好家伙,市场上粮食涨价了,粮店你不涨?岂不是朝廷吃亏?
赵清虎对此,不置可否。
这点粮食价格波动,还在接受范围内。
只要粮店的供应不断层,京城内的粮食就算是稳住了。
“设定一个上限,粮价不能无休止上涨。”赵清虎道。
陆帧笑了,“爵爷无需担忧,上涨的不多。”
粮价涨了,怕是紧随其后,所有物价都会有所提升。
百姓们手上有了余钱,跟地主老财不一样,他们的钱财是存不住的。
几十两、上百两银子,总不能挖个地窖存起来吧?
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需要花销的。
赵清虎没想到,查来查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