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海外有我大明子民,朕的意思,是在当地建立大使馆,对侨民给予帮助。”
“大使馆?”范复粹听到这名字,“是要安排使团吗?”
“简单来说,就是让使臣常驻当地,一方面给我大明侨民以底气,另一方面,若当地有异动,也能第一时间禀报回朝,让朕知晓。”
“常驻使臣?”诸人听了不由为难,在大明当官当得好好的,谁乐意跑南洋那种地方去啊!
“常驻使臣必须要懂番语,四夷馆、国子监中可以择选合适之人,朕给三倍俸禄,任期三年,三年后优先升迁回京。”朱由检给出了自己的条件。
三倍俸禄,且只任职三年,三年后还能优先回京任职,还是升迁,这条件不得不说相当优越,若是那些不入流的小官小吏,想来定然十分愿意。
“不过,也要能力强者才可!”
朱由检补充完了,朝文安之和姜曰广道:“你们挑选人后由吏部考核,挑选出一名正使,享五品俸禄,两名副使,享六品俸禄,在巴达维亚建立使馆,仿照大明鸿胪寺规制,设迎宾厅、堪合司,译馆,这些人,可在朝中择选,也可在当地侨民中挑选任职,朝廷以九品官员拨法俸禄。”
“若是如此,兰芳城和巴达维亚可用大明宝钞...”
“不如设立个市舶司银号,里头的钱还能贷款给当地土著,利息可以比当地的要低一些,听闻南洋矿山可不少,都在那些土著贵族手中,他们要换不上钱,可用矿石来抵。”周堪赓说道。
周堪赓是工部尚书,很少会涉及钱财一事,此刻听闻他如此说,朱由检也不由奇怪。
周堪赓羞赧得笑了笑,“是这样,前几日毕侍郎说,硝石和硫磺都不够使,北边几座矿山开得有些慢,所以想着能不能从外头买一些,臣是不是说错了?”
朱由检闻言“哈哈”大笑,“说得没错,这是个好主意,南洋的矿石的确可以好好利用,这样,你们工部淘汰下来的火炮,就运到南洋去,若想要我大明火器,就用矿石来换!”
淘汰的火器换矿石也不亏,他们如今的火器水平可是遥遥领先的,前几日毕懋康的奏报说,好似又研发了一种新式火枪,这几日忙,他都还未去瞧过,过几日定要去神器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