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格,在他麾下,无论士族还是寒门,皆量才适用。”
“他若识得我等之才,我等便为其效力。”
一道略带轻佻的声音说道:“若是不识,我等再寻明主便是,有甚好担忧的?”
“说得对!”
张新大笑一声,走进院子,“说的好啊!”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我若不识诸位之才,于诸位而言,便非明主。”
“若非明主,弃之有甚可惜?”
院中坐着三人,听到张新之言,连忙起身。
待看清张新样貌之后,三人眼中皆闪过一抹震惊之色。
宣威侯果然年轻!
张新先行一礼。
“钜鹿张新,字子清,见过诸位贤士。”
“我等见过宣威侯。”
三人连忙还礼,其中一人开口道:“颍川......”
“且慢。”
张新出言打断,“让我来猜一猜诸位的身份。”
三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眼中皆有着一丝好奇。
张新仔细打量着三人,动了动鼻子。
中间那人年约三旬,仪表堂堂,身上还散发出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
“公达曾与我言,他之族父伟美有仪容,喜熏香。”
张新看着中间那人笑道:“我猜,你便是故守宫令荀彧,荀文若,可对?”
“颍川荀彧,字文若,拜见宣威侯。”
荀彧微微一笑,躬身一礼。
张新回礼,随后看向左边那人。
此人的年纪与他差不多大,一双大眼之中满是灵动,嘴角似乎总挂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看起来十分洒脱。
张新在心里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你是郭嘉,郭奉孝,可对?”
郭嘉死于曹操征乌桓之时,那会他才三十八岁。
按照原本的历史,曹操征乌桓是十五年后的事。
这么算下来的话,郭嘉的年纪确实和张新差不多。
郭嘉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颍川郭嘉,字奉孝,拜见宣威侯。”
张新回礼,看向最后那名年约四旬的大胡子。
“那你便是戏忠,戏志才了。”
“颍川戏忠,字志才,拜见宣威侯。”
戏忠躬身行礼。
“芜湖,起飞~!诶,飞~!”
张新强忍心中喜悦,面色淡然,微微一笑。
“三位请坐。”
众人落座,张新开口问道:“我新定冀州,诸事繁杂,不知三位贤士可有良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