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鹿鸣小说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第813章 812花生米

第813章 812花生米(1 / 5)

眼下高考采用的是全国统一卷,不存在自主命题的情况。

虽然高考的分数能直观的看出每一位考生的素质,但各地的分数线却不一致。

众所周知,科举是为国选才、改变自身阶层的一种方式,历朝历代都很重视科举,也在尽量的追求公平,否则国基很可能会动摇。

明清都曾发生过学子闹事的事情,比如明朝的南榜、北榜,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早按照片区划定招生比例的先河。

后来,很多学校招生都借鉴了这个办法,比如清大,最开始招生名额是按各省分摊庚子赔款的比例进行分配的,后面虽然有所更改,但这个比例一直是个参考。

眼下虽然公平很多,但考虑到交通、生活习惯等问题,很多本地院校从本地招生的比例是最重的,其次才是外地生源。

当然,这里面也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原因。

有高校的省份还好一些,在那些没有高校或者高校较少的省份里,录取分数是最高的,考生也是最卷的。

唐蓉有意报考四九城院校,所以唐植桐就没有关心吉省现在有几所高校。

考虑再三,唐植桐还是在回信里写明,建议唐蓉优先考虑四九城电力学院,其次是八大院校中的石油学院。

至于其他院校,唐植桐都没有推荐,地质学院、矿业学院免不了往外面跑;航空学院出来后苦啊,一苦苦很多年;农机学院前途也就那样;林学院、农业大学都是跟农业相关,以后的工作条件没有不艰苦。

至于钢铁工业学院那边,唐植桐连考虑都不考虑,直接排除。

抄完周老师给的报考指南,写完自己的建议,唐植桐又嘱咐唐蓉不要将这份信息分享,以免造成志愿填报时的拥堵而人为的提高录取分数。

实事求是的讲,唐植桐这封信写的很用心,甚至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完全是照着给唐蓉安排一辈子顺风顺水去的。

不过唐植桐在信里也说了,这只是自己的建议,是否采纳,让堂妹跟家人、老师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5月10日,星期二,晴。

一早,小王同学就将丈夫打扮一新,身上穿着邮政的制服,脚上是张桂芳新做的布鞋,整个人一看上去就很精神。

即便如此,小王同学依旧不满意,一个劲的嘟囔:“要是咱家有头油就好了,可以给你把头发梳的更精神一点。”

“这样就很好,我很满意。真有头油我也不用,油头粉面不是个什么好词。”唐植桐不假思索的否定了小王同学的想法。

百姓嘴里的“头油”学名叫美发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