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的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巡抚和巡按并没有直接任命知府的权力,但作为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联名推荐的知府候选人,无疑会在朝廷上层得到重点考量,分量极重。
如果巡抚和巡按各自推荐了不同的人选,朝廷还会仔细斟酌,权衡利弊,究竟任命哪一个。
但若两人联名保举,只要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发生,政务处基本上都会按照他们的推荐来任命。
毕竟,知府作为地方大员,直接在巡抚和巡按手底下办事,他们本就拥有考核知府政绩、监督知府施政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推荐,自然举足轻重,足以左右知府的任命!
无论是联手参劾河南省内任何一名官员,还是共同保举某个官员上位,巡抚和巡按基本上都能一锤定音,决定其仕途的走向。
那么这一次,政务处为何偏偏没有采纳他们的联名推荐,反而另辟蹊径,提拔了陈铮呢?
是由于陈铮身份特殊,与某个政务大臣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还是另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按照朝廷的体制,政务处选好人之后,还会上报给他这个皇帝御批。
但没有特别的原因,对于知府这一层级的官吏任命,朱允熥都是直接照准的,也不会有什么太多的印象。
朱允熥略一思索,随即开口:“既然归德知府不在,那就让商丘县的县令来见朕吧。”
此次黄河决堤的地点,正是归德府的商丘县境内。
原归德府知府在决堤后被下狱问罪,而那位原商丘县的县令,却在黄河决堤后选择了投河自缢,以死明志,或是避罪。
这个时代非比后世,对于犯下重大过错的官员,朝廷的追责是极其严厉的,往往伴随着严酷的惩罚。
黄河在商丘县境内决堤,正常而言,商丘县的县令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处以极刑,难逃一死。
他早早投河自缢,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惩罚,甚至或许还能落得一个“以死殉职”的好名声。
不过,大概那位自杀的原县令也万万没有想到,朱允熥这位皇帝并不按常理出牌,行事风格独具一格。
他只是将归德府知府等一众官员先行囚禁起来,并未立即处死,而是留待后续审问。
如果这个商丘县令当时没有选择自杀,那么他的命运必然也会和那些被囚禁的官员一样,并非死路一条。
只要能经受住朝廷事后的严密审查,洗清自身嫌疑,他完全有可能安然脱身,保住性命。
当然,官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