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疯狂点头,表示他们要去报名报名,一定要报名。能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这些风云人物,他们才不会不去呢。
院长看着他们如此积极,欣慰的点点头。
很好,很好。不管他们什么目的,至少目前来说是成功的,这一点就足够了。
他可是在村长面前立誓,北境没有一个文盲,都要会识字的。
誓言都发了,这要是没做到,丢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季如歌站在北境城内的城墙上,俯瞰着下方。雪还在下,但北境城内脚下那片小小的市集,却蒸腾着前所未有的活气。
新挂起的招牌在风雪中摇晃,卸货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争执声,打铁声,孩子的读书声,还有新砌烟囱里冒出的炊烟……交织在一起。几辆来自草原方向的爬犁正碾过积雪驶向市集,上面堆满了皮货和冻肉,显然是冲着新开的铺子来的。
林擎站在她身侧,低声道:“村长,安置了十三户商人。学堂里多了二十七个商贾子弟。免税的文书都按了手印归档了。”
季如歌的目光掠过那些忙碌的身影,落在更远处风雪弥漫的荒原上。她没说话,只是轻轻呵出一口白气,瞬间被寒风吹散。
北境城内厚重的大门再次发出沉重的“嘎吱”声,缓缓打开一道缝。这次进来的不是军队,也不是商队。
是几辆蒙着厚毡的普通骡车,车轮在冻土上碾出深深的车辙印。赶车的是几个穿着厚实棉袄、脸被寒风吹得通红的汉子,看打扮像是更北边小屯堡的农户或小行商。
他们显然不是第一次来,熟门熟路地将骡车停在市集边缘的空地上,掀开油毡一角,露出里面捆扎好的干柴、成筐的冻萝卜土豆、还有几张硝得半生不熟的狍子皮。
他们的目光好奇地扫过市集上新挂起的“南货居”、“张记皮行”、“合盛脚店”等招牌,脸上露出惊讶和探寻的神色。
有人大着胆子凑近“南货居”敞开的门板,探头往里张望,看到货架上那些来自遥远南方的、花花绿绿的布匹和散发着清香的茶砖时,眼睛都直了。
一个屯堡来的汉子搓着冻僵的手,走到张老栓刚挂好招牌的皮货行门口,指着那张最显眼的狼皮,瓮声瓮气地问:“掌柜的,这皮子……咋换?”
张老栓正拿着鸡毛掸子掸灰,闻言立刻堆起生意人的笑脸:“哎哟,老哥好眼力!上好的冬狼皮!您是想换点啥?粮食?盐?还是……瞧见没,”
他朝斜对面新开的铁匠铺努努嘴,“那边新打的炉钩火钳,可好使了!要不去‘南货居’弄点茶叶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