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史官自己也不懂,齐襄公对郑国明显是要拉拢进自己的阵营,让郑国道歉,就是要让他选阵营,郑国最后不愿意进入到齐国的阵营。)
(这些史官完全不明白会盟是去干什么的,会盟是去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不是搞什么私人恩怨的!这种所发,就感觉世界峰会,成了私人性质聚会一样,太搞笑了。)
(总算看到了有脑子的历史,儒家的史书把国与国的争锋写成了小孩子过家家,而博主看到的史书才是真正的国与国之间的争锋。)
(其实这么一看,人家齐襄公真就是一个拥有宏图大志的野心家,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算小时候曾经欺负过他的人,站在国家利益面前,齐襄公都可以原谅他,直到对方不愿意接受,齐襄公才国仇私恨一起算!)
(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春秋霸主,有手段,有能力,有脑子,有野心,也有很辣的手段,该隐忍时隐忍,该爆发时爆发!)
(我感觉齐襄公肯定会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他才是有霸主之资。)
…………
三国
张飞一拍大腿,感觉无比的舒坦。
“这味道对了啊,如果当初有人给俺这么讲历史的话,俺也能看得进去春秋。”
“为什么俺看不进去春秋呢?”
“就是觉得春秋在里面胡说八道。”
“君主和君主之间不为了自己的国家争夺利益,反而总是在维护什么周礼,这不是扯犊子是什么?”
“春秋哪有那么多的礼?”
关羽此刻也反思起来。
自己读春秋的时候,是不是被春秋里面的叙事手法给带歪了呢?
事情是同样的事情,但左丘明给你讲的,就会让你觉得这是私人恩怨。
而后世子孙告诉你的却是国与国之间的凶险交锋,是一场利益置换。
郑国国君之死,并不是死于齐襄公的残暴,而是死于郑国国君当时站错了阵营!
他坚定不移地选择了站在鲁国这一边,成为了齐国最大的隐患,齐襄公不搞死他搞死谁呢?
这就和现在曹魏,蜀汉,和东吴的情况一样。
哪里有什么私人恩怨?
都是为了三国各自的利益!
最后都是在选择各自的阵营。
曹操难道因为欣赏他关羽,就真的不会杀他关羽吗?
等到那一天他关羽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曹魏,曹操杀他关羽的速度比谁都快!
东吴也一样,今日的东吴可以和刘备结成秦晋之好,他日为了利益,枕边人相互厮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