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军北上,绝对不是私仇,请陛下相信臣,臣定会让匈奴人,付出代价。”
“让匈奴人付出代价?”
王铭章想笑,“你父亲可是名声震大武的战神,可到头来,还不是中了圈套!落的如此下场。吾并非说大将军不是,而是心疼世侄,切勿意气用事。”
宣武帝亦是表示赞同,“罢了!此事就不要……”
“不!陛下,世伯,父亲虽战死,北方战局虽不利,臣猜测,绝非匈奴厉害,也并非父亲无用。臣猜测,这朝廷的内部,定是有鬼,暗中与辽人通风报信。”未等宣武帝拒绝,柳文章便是连忙道。
柳文章何其的精明,一些小小的端倪,由如何看不出来。他看过父亲布置的战局,甚是精密,而无遗漏。而恰好,匈奴的大军,又是如何知道大将军的出兵之路呢?
将雁门关外的大军,直接调来合围大将军,这是事实、还是巧合!或者是有人泄露机密。
宣武帝微微一愣,旋即!清冷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柳爱卿,此话可不能乱说?”
柳文章惶恐,遂然:“陛下!臣之话,绝非有假,若万一真有内鬼与辽人私通,又当如何?臣以为,若此次出征,陛下许臣,暗调兵马,并一切战略,臣具不说道外泄。”
“况!臣身为大将军长子,理因为陛下分忧,臣还恳请陛下,就此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并且!陛下不是说了吗?秦王是平辽大元帅,臣自到草原之后,愿凭平辽大元帅调遣,绝不一意孤行。”
……
这……
耐不住柳文章的软磨硬泡,宣武帝的头,也是疼得很。
看来!柳文章是铁了心,要北上伐辽了,若不答应,估计这小子,还真不走了。
“罢了!罢了!朕就许你率军北伐,但朕且问你,如此十万新兵,北上越并州,也需要六七日,方能入草原,况是新兵,纪律难谨,起码也需十日。”
“而这十日,你该如何行军,大军途中,又当如何?”
勿要忘了,宣武帝少年时,可是与大将军柳文龙一样出色,只是成了君王,淡化了军事,最多的就是政治。但并不代表,宣武帝对于行军打仗一事,就一无所知了。
柳文章拜了拜,拱手道:“虽是新兵,但行军途中,也可练兵;练坚强、练耐力、练吃苦,便是边走边练军,比起在营中训练,更要强力有效一些。”
……
嗯!
宣武帝倒是满意,不过!柳文章最多参与的还是政治上的问题,他仍旧有些不放心,便想了个办法,“柳爱卿不愧是大将军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