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们一路顺风,起跳!”
三人依次纵身一跃,冲出舱门,保险绳随之扯掉,伞包打开。
他们在夜空中无法显示身形,为了能让地面接应者发现,在降落到500米高度时,三人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手电筒。
夜空中手电筒的闪光,让地面接应人员发现了他们的踪迹,这让接下来的接应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耗时3分10秒,济南敌后空降行动完成。
方文观察到下方跳伞人员落地,并与接应者碰头。
他放下心,驾驶飞机飞往南边。
往南飞270公里,耗时40分钟,抵达徐州。
这里的空降区域,在徐州城东的吕梁地区。
此地的吕梁,可不是山西境内的吕梁山脉,而是一个叫做吕梁村的地方。
那里在西周的时候,存在一个吕国,由于当地河水中发现吕国时期石梁,因此得名吕梁。
此地是徐州东面偏僻之地,又有山岭连接,是当地地下党选定的空降接应地点。
方文用机械感知的鹰眼能力寻找了一番,发现了下方火把光点。
确定了后,同样命令龚修能去做跳伞准备,在五分钟后,舱门打开,剩下三人也跳出飞机。
同样三分钟后,方文确定了跳伞人员落地,并没有出现意外,便控制炮舰机爬升高度,飞往武汉。
他要去武汉找关系,与军事委员会下面的西南运输处谈谈新修的滇缅公路运输的事情。
从阜平出发,经济南,徐州,再到武汉,整个航程1160公里。
副油箱加满的炮舰机飞完这个航程并不难。
在夜色掩护下,炮舰机飞跃了日战区,交战区,来到了武汉。
那里,和方文离开时,有些变化。
很多建筑都在轰炸中损毁,就连泰山水上机场也变得坑坑洼洼。
而另一边的泰山民航陆基机场,则变成了防空阵地,几门高射机枪安置在那里。
方文没有惊动武汉守军,逐渐降低高度,在2000米高度时,开始降低发动机功耗。
在发动机动力不断减弱的情况下,方文为飞机设计的鸥翼发挥了作用,让炮舰机进入了滑翔状态。
这样,飞机产生的噪音也随之大幅降低,直到降落在江面上,产生的音量,也不过是影响到附近区域。
这是方文的一次静默降落尝试,既是他不想惊动武汉守军,也是为了以后在敌后降落时准备。
效果看起来不错,除了江面上来接他的泰山航空驻守员工外,没人发现。
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