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楼后,直接询问了研究员们的进展。
他要求的计算器技术,总算有了结果。
电子管技术专家威廉·肖特代表其他研究员,向方文介绍成果。
“我们按照你提供的思路,制作了半导体集成片,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计算功能。”
“是吗?让我看看。”方文惊讶道。
研究员们拿出了他们制作的计算器。
东西有点大,和以后出现的巴掌大计算器根本就是两回事。
输入装置键盘,用橡胶片做了软性按键,按键下面有闭合装置,通过按压接通电流产生输入信号。
输出装置使用的是crt,也被称为布劳恩管,是采用的德国柏林电视机长的显示技术。
就是早期黑白电视机使用的那种阴极射线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物质,从而发出可见光来显示图像或文字等信息的技术。
(45年100美元的电视机,二战前已经出现此类设备,柏林电视机厂就是一个)
输出和输入设备倒是做的不错。
方文继续看下去。
研究员打开计算器主体设备的盖子,露出内部。
里面是一整个电路板,按照方文带来的半导体技术构思,各种元器件通过电路集成在上面。
其中心位置,就是研究员说的半导体集成片。
实际上就是未来的集成芯片原型。
里面有大量的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元件。这些晶体管通过复杂的连接和布局,实现了计算器的基本计算功能。
简单来说,
当使用者通过键盘输入数字和运算符时,这些信号会被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到半导体芯片中。
半导体集成片内部的晶体管根据输入的电信号进行相应的逻辑输出,也就是逻辑运算过程。
这些运算基于二进制原理,即使用0和1来表示数字。
通过一系列的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实现基本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计算完成后,结果会被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
听完研究员的讲述后,方文迫不及待的上手操作。
他在键盘上按下
大大的显示器盒子中间荧光屏幕上同时出现了他输入的字符。
并在=键按下同时,输出了结果。
别看只是如此简单的运算成功,却意味着,泰山航空带领人类提前迈出了一大步。
方文压下心中激动,做出下一步安排:“现在你们的研究方向,是设备和元器件的小型化。这么大的东西,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