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辆军车,方文坐在军车上,龚修能则开车在后面跟着。
两辆车开进了城,在仰光城东南,一处新建好的别墅外停下。
这是一栋才建好的缅甸本土风格楼宇,显然新上任的总督希望通过住所和本地人建立友好联系。
可实际效果却不好。
总督府外,有一百多人正在游行抗议。
少校解释道:“是仁安羌油田那边的石油工人派来的代表,他们想要改善住房,延长假期,以及要求油田所有权属于缅甸人。”
方文没有说什么,他清楚,这是缅甸民族主义觉醒的预兆,但真正摆脱英国人控制,还要到抗战结束以后了。
上校见方文不接话,也就不再说游行的事情,直接转动方向盘,开进了总督府。
他的车,不需要检查,后面龚修能驾驶那辆就不行,现在又有游行队伍,警卫不会随便放行陌生车辆,于是方文让龚修能在总督府外面停车等待。
总督府内,一番繁忙景象,特别是在里面的大会议室中,传出激烈的争论声。
“要等下,他们在讨论如何应付那些游行罢工。”
上校说着取出烟递给方文一根,虽然不怎么抽烟,方文还是接了烟,两人点燃烟,站在过道等待。
时间慢慢过去。
方文静静等着总督开完会出来。
他的听力很好,可以听见里面说的一些只言片语。
似乎里面在讨论要不要用武力镇压。
有人赞同,有人却不同意。
争论主要是集中在规模上,他们觉得现在没有太多人参与,如果使用武力很可能导致本土新崛起的民族党派获得更多民间支持。
这种争论,属于英伦议会制的特色,没有好几轮是不会有结果的。
二十多分钟后,大门开启,参与会议的人从里面出来,上校低声道:“那就是总督。”
方文看过去,那总督一脸不悦,连招呼都不打,直接向自己这边走来。
上校连忙带着方文过去。
“总督你好,我想给你介绍一位仰光本地的商业人物,就是港口那边机场和飞机制造厂的所有者,方文。”
总督停下脚步,看向方文。
“我每天都能从阳台看到你们的飞机起落。”
“我们与泛美航空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飞机制造厂每天都会进行试飞检测。”方文回道。
“仰光需要你这样的大商人,能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总督给出评价,又出声道:“去我办公室。”
随即,方文和上校跟着总督进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