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等场所供平民使用。
但由于平民太多,这些参场所已经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光是一天派送的米粥,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子没有去水上机场报到,而是选择留下来为平民们服务。
看到这一切,方文感动,他找到金陵大学留守负责人,言语诚恳。
“教授,我有个想法,如果能弄来渡江轮船,让这些人去长江北岸,先生能组织平民们前往江边渡口吗?”
对方没想到方文这么说,顿时大喜。
“如今无非就是没有逃离的途径,如果你说的方案可行,他们当然愿意的。我和学校留守人员,愿意帮忙动员大家离开。”
见对方这么说,方文心中舒缓,如今南京城内留下来,并且可以帮忙做事的人不多了,有大学留守教职人员帮忙,是最好的。
随后,方文在校区中找到康纳·亚历山大·惠特尼。
“康纳,我有个计划,你愿意加入吗?”
听方文的话,惠特尼郑重告诫:“我可以参加,希望你能成功,如果失败了,我会借助外交方式保护你的安全,但这只限于少数几人。”
随后方文带着惠特尼去了金陵女子大学,将计划同样告知金陵女子大学这边的留守教职人员,也获得了对方的认可。
就这样,方文进城一趟,一个学子都没有带走,反而急冲冲回到水上机场。
他的脑中已经酝酿出一个惊天大计划。
平民召集的事情,已经有人去做了。
更困难的获取渡江船只,以及安排护送的事情,就必须由方文自己去完成。
他在水上机场召集手下人开会。
在机场的刘掌柜,孙德彪,方守信,还有后来从武汉赶过来的邵思慎,霍华德都来了。
方文对大家说出自己的计划。
刘掌柜用了一句话进行比喻。
“这不得了啊。当初刘备都没有这么难。”
一听这个比喻,反倒是让大家觉得有趣。
孙德彪兴奋道:“这个我可听说书先生说过。咱们要是成功了,别的不说,我得找人写个故事记录下来,流传后世,让后人也知道我孙德彪做过这么大的好事。”
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和外人不同,对于方文要做的事情,总是有迷之自信,这次也一样,深信方文将会又一次成功。
对于这种状态,方文心里温暖,有这些人无条件的支持自己,做事也很有干劲。
他立刻说明计划难点。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