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对岸出现了日军踪影。
数千日军抵达,这些日军立即展开渡河进攻准备。
他们从军车上抬下木船,推入河中,然后一队队士兵上船,将机枪架在船头沙包上,由船上士兵划船过河。
因为河面宽度只有200米,在日军登船开始,河对面的独立团和暂编第七师士兵也展开了射击。
独立团阵地上的机枪射出火光,在河面上激起道道水浪,部分子弹射在木船上,便有数名日军掉入河中。
还有独立团三营的神射手,拿起安装了蔡司dialythan步枪瞄准镜的98k步枪,对日军进行了点名射击。
而在独立团三营左右两边的阵地上,川军新兵也展开射击。
这些川军新兵,虽然训练时间不长,但还是敢打的,他们用生疏的动作瞄准射击,然后安装五发弹夹,完全是按照长官教导的射击方法进行。
虽然准度有所欠缺,但那么多条枪进行射击依然对日军造成了很大压制。
第一轮强渡,被打退了。
日军在河边也架设机枪阵地,试图进行对射,寻求火力压制好进行第二次渡河进攻。
但他们不知道,这次面对的是多层次火力的机械化部队。
空中,方文带领空袭编队出现,对河岸边的日军发动了扫射。
密集的子弹射击,让地面日军仓皇回撤,毕竟来自空中的威胁,他们没有任何可以抵挡的防御物。
驾驶炮舰机作战的方文,看着河对面的地形,脑中浮现一副等高线地形图。
这幅地图用网格将河对面的区域,分成不同的方块,每个方块格都代表着一个射击诸元,只要给出准确的标号,后方的炮兵就能做出调整发射。
是以,方文出声道:“给炮兵阵地发令,让他们向丙字32,丙字33发射两轮炮击。”
通讯员将这条命令发送出去。
位于前线阵地后方3公里位置的独立团炮兵阵地也有移动装甲指挥车。
指挥车上的通讯兵连忙将这条命令及时报告给炮兵阵地指挥军官。
“连长,团长命令我们向丙字32,丙字33发射两轮炮击。”
“明白了。”指挥军官高声呼喊:“立刻进行炮击,两轮,目标丙字32,丙字33。”
独立团炮兵立刻进行炮身调整。
在调整完毕后,步兵炮和迫击炮向着目标区域发射。
3000多米的射程,炮弹飞行了14秒时间,随后落在日军当中。
连片的爆炸出现,将正在撤退的日军炸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