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就再也没有回来。
公元前210年,期盼长生不死的秦始皇在最后一次东巡途中终于咽下了他最后的一口气,蒙帝召唤而去。
他临死之前做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决定,立长子扶苏为法定继承人,但正所谓生前难断身后事,遗诏是在身前立了,可纵凭你华夏第一帝,也管不了死后有人改遗诏埃
这个“有人”具体指的是三个人,即中车府令赵高、丞相李斯及秦始皇的少子胡亥,遗诏的内容也由让扶苏继承皇位,变成赐死扶苏、蒙恬,改立胡亥继承皇位。
可怜这个秦朝大公子,华夏第一太子扶苏在偏远的郡等来了父皇死讯的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蒙恬当时就起疑心,劝扶苏不要着急去死,而去“复请”,而仁孝的扶苏觉得不立刻死都是不忠不孝,留下一句“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随即就地自裁。
不过,野史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
就是扶苏当时已经知道是胡亥等人矫诏,以他的号召力,加“秦朝第一猛将”的蒙恬,带领手下三十万大军的,打回咸阳城,夺回帝位轻而易举。
只是扶苏觉得天下刚定,不应该再起战事。
所以他以一死来平息战事,只是他不会想到,因为弟弟胡亥比始皇还要严苛的暴政,导致天下农民起义,在身亡四年之后,华夏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秦朝就灭亡了。
出门献出玉玺的,竟然还是自己唯一的子嗣——子婴。
点评:如果扶苏可以顺利继承皇位,相信以他的仁慈和政治远见,一定可以改正当时的暴政之风。
后世的“文景之治”也会提前到来。
而且扶苏不死,蒙恬也就不会死,如果蒙恬还在镇守北方,哪里会出现后来的白登之围这样匈奴大举入侵,得寸进尺的事情。
这样也就不会有后世匈奴与汉朝长达百年的战争了。
这样也就更加利于百姓休养生息,纵使这些都不能实现,至少秦朝不会是一个只有十五年的短命王朝。
之后华夏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也会至此改写,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悲催指数:四颗星。
可惜指数:十颗星。
影响历史进程指数:六颗半星。
综合悲情指数:七颗半星。
扶苏坐在营帐之中,静静地看完了这一期的视频,赵佗也在边,看完之后也没说话。
在李先生的那个世界,自己也早早死去了埃
不过,李先生既然可以预知我的死亡,也提前给了我坚韧的性格,我也没有去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