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曹速议筹措之法’,还安抚了柳成龙说‘大局为重’。”
李成梁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手指依旧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
“嗯,知道了。”李成梁淡淡地应了一声,似乎对金正三的“精彩表演”兴趣不大:“不要误了时辰,中秋佳节在我大明朝可非常重要。”
“国公爷放心!下官亲自督办!绝不敢有丝毫差错!谁敢耽误国公爷的大事,下官第一个扒了他的皮!”
“听说,你祖籍是长白山的。”
“是,国公爷,算起来咱们也是半个同乡。”
李成梁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金正三这个身份。
“去吧。”李成梁挥了挥手,重新闭上了眼睛,仿佛刚才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是!下官告退!国公爷您好好歇息!”金正三如蒙大赦,又行了个大礼,这才弓着腰,倒退着,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内室。
金正三,原本就是兵曹的一个小吏,上面人干活能力不行,他比较有能力,就能万历十二年的兵曹判书推举上前给汉阳军提供军需。
一来二去,这个金正三也慢慢的进入到了李成梁的视线中,经过一番考察,得知此人颇有能力,且没有底线……正好可以为我所用,这样他才一年升三级,直到今日的地位。
朝鲜这个名字是被太祖高皇帝赐下的。
东夷之地,朝日先出,故赐国号‘朝鲜’。
现在的李成梁真的成为了朝日的太阳,虽然他已经很老了。
……………………
七月的北京城,暑气蒸腾,连紫禁城这九五至尊之地也未能幸免。
乾清宫中,巨大的冰鉴里堆满了从西山快马运来的冰块,丝丝寒气艰难地抵御着窗外骄阳炙烤下涌入的滚滚热浪。
朱翊钧坐在御案前,他手中把玩着一枚刚刚由西苑工坊与工部共同打造的新铸银币。
这枚钱币,便是朝廷为彰显“圣天子垂拱而治,恩泽万方”而特意铸造,用以在中秋节前赏赐给全国六十五岁以上耆老的“敬老恩赏”。
钱币入手微沉,比寻常银两压手。
朱翊钧两指捻着,举到眼前细看。
钱币正面是清晰的“万历通宝”四个楷书大字,边缘饰以云纹,背面则是象征福寿的双蝠拱月图案,工艺颇为精细,显然是动用了内府精工。
然而,那色泽却并非纯银的雪亮,而是一种略显灰白、带着点生硬金属光泽的质地……
“恩赏银币”的含银量可是远远比不上后世的袁大头,不管是大小,还是占银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