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中,投票开始,确定武家下一代话事人。
大圆桌前,八个老人拿着拐杖,端着茶壶坐着,武家最老的大爷爷:“我武家,目前分为南北两路,北路被撼峦带到北边,熬过三个年头了,朝廷的嘉奖不断。而南路则在雍鸡关附近,小雀每隔半年出关浪荡,也都有斩获。议一下吧。”
武家那位在雍鸡关上看着武飞成长的老叔爷,敲了敲手中的实铁拐杖:“在当今这个世道,就需要源常这样的人,才能稳住局面。”
随后族内老人们纷纷点头。天翅城的家家户户,都有男丁在行伍中。在南路军的男丁,年年带来银币,拿到布劵,糖劵之类的福利;在北路大军的,每年也能写信报平安,及时寄来物件。——这背后的操办都离不开武飞。
最后大家全票通过武家由武飞来当家。
…视角来到这一边…
武飞进入关内,一路北行。牛车外是一片片的粟海。农人们在田间劳作。武飞换上土布衣服,手朝着泥巴里面一戳,摸了摸土后,则是和农人们开始了交谈。
当然,在武飞靠近田亩时,农人们还是看得出武飞不是个种地的。种地,哪有腰不弓的,庄稼把式的肩上因为扛着锄头,挑大粪,都是有微微凹陷痕迹。武飞手指上有凹痕,那是拿笔拿出来的。
当然这不妨碍武飞和农人聊到一块去,用手里的铜板换一些红芋来烤着吃。
在烤红薯土坑旁等着时候,武飞在询问中,听到了农人们嘴里的好日子:自南疆开关后,各家各户在今年都没有青黄不接的日子了,田里打的粮食不仅仅够吃,还能换些铜钱。
即,市面上的芋头杂薯和粟米的兑换,一直很实在。农人留了个心眼,将自己的吃食都换成芋头,粟米留在仓中,等待五月粮价最高的时候,卖出去。
农人:别看我们这儿已经不愁吃的,北边在四月时,还是得挨饿哩。
老农笑着说这句话时,显然是对眼下的日子,过的很自豪。随后朝着武飞阐述了,今年用两担粮食给自己儿子换了长得周正的童养媳。
这童养媳可不是南边的,是北边逃荒带来的呢。武飞瞅了瞅,这模样干巴巴,。
…肥水流过水渠…
武飞上了车后,拿起笔记录了自己的心得。那位在田里面做活农人的快乐,武飞能体会到,这是开关对外汲取资本财富时,红利渗透到下层后的情况。
就如同自己前世,刚刚对外贸易,所有中小市民,看着工资增长,家里面老的四大件,换成新的四大件。又因为能逐渐买得起小巧精美的手机、出行的汽车,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