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为大宋立下盖世泼天之功,理应晋爵。”
苏轼连连点头,提起酒坛狠狠灌了一口,似乎在为赵孝骞庆贺。
“没错没错,确实值得封郡王,赵子安,哈哈,郡王殿下,好样的!不愧是赵氏子弟,不愧是我大宋昂藏大丈夫!”
说完苏轼斜瞥了甄庆一眼,道:“老夫虽向来不喜皇城司,不过在这异国他乡,你又是子安的属下,不知为何老夫却瞧你有些顺眼了。”
甄庆脸上仍堆满了笑容,态度不敢丝毫失礼。
“能被苏学士看顺眼,实在是下官三生之幸,下官多谢苏学士垂青。”
苏轼嗯了一声,淡淡地道:“你来见我作甚?”
甄庆恭敬地道:“下官今日接到郡王殿下的密信,信中嘱咐下官见苏学士一面。”
“子安要你转告老夫什么?”
“郡王殿下让下官转告苏学士,‘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苏轼当即一愣,接着眼眶迅速通红,浑浊的老泪不由自主地滑落苍老的双颊。
这句话不是赵孝骞和苏轼所创,它是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写给王妃的家信里的一句话,短短一句,道尽相思。
值得一提的是,钱镠的后人英才辈出,为千年后的华夏付出甚巨,其中包括钱公学森先生,钱公三强先生,钱公伟长先生等等。
苏轼甚敬钱镠其人,曾经亲自为钱镠书写碑文,并为“陌上花开”这一句赋诗三首,名曰《陌上花》。
今日苏轼又闻陌上句,又恰逢春暖花开的时节,应情应景,却是知交好友催他归矣,其中情义,怎能不令他流泪涕零。
默默流泪半晌,苏轼方才哽咽地道:“回去转告子安,老夫……暂不归也。”
甄庆讶然:“为何?”
苏轼摇摇头,从怀里掏出一封早就写好的信,道:“转交此信给子安,老夫不归之因,其中尽述矣。”
说完苏轼朝甄庆挥了挥手,道:“速回,莫引人注目,你我虽道不同,但都是报国的汉子,身处龙潭虎穴,尔等当保重。”
甄庆说不出话来,将信妥善地收入怀中,然后沉默地朝苏轼长揖一礼,正欲告辞,甄庆却突然转身,道:“郡王殿下还有一句话欲转告苏学士。”
“说。”
“郡王殿下说,他在真定府亲自猎得一头壮年黑熊,特意为苏学士留了一只熊掌,而且是肉质肥美的前掌,熊掌已腌制风干,就等苏学士归来,与您大快朵颐。”
苏轼哈哈一笑:“子安那文弱模样,居然能猎熊?骗鬼去吧,简直不知廉耻!”
说着